在進入主題之前,先和非同業的讀者囉唆一下醫生值班是怎麼回事。
(雖然這裡目前的讀者基本上都是同業XD)
所謂醫生值班,就是白班上完緊接著值夜班,值到天亮緊接著去上隔天的白班;連續三十幾個小時沒有好好躺平乃是家常便飯。讓人聞之色變的QOD隔日值班,翻成白話即為「連續三十幾個小時無法好好躺平,休息一晚,再連續三十幾個小時無法好好躺平。」一個正常人經過這樣折騰一陣,心智能力都會下降,情緒開始往崩潰的方向偏移,平均需要兩個寧靜的晚上才能大致復元。
多年前轟動一時的邱小妹事件,被批沒醫德沒良心的主角,一個月要值十五班,也就是永無止盡的QOD。現在回想起來,覺得這位學長沒死沒瘋還真是奇蹟,當年有人叫他去死,我倒覺得,他死了下地獄,搞不好還比這種活法舒服些。
至於值班和本篇主題有什麼關係?前一陣子我常常在想,醫生這種值班法,老實說真的很沒人性;但用了這麼久,似乎也不見有誰去改進。每次我躺在床上看天花板,開始規劃應該怎樣建立合理的值班制度時,總是還沒想到就已經累得睡著了。某個睡過頭後被護理站來電驚醒的早晨,我得到一個結論:醫生就是那麼少,要照顧的病人就是那麼多,所以不管怎麼規劃,最後每個人都還是得超時工作,於是我終於放棄了改革醫療制度的偉大理想。
話說回來,在這種不人性的環境工作,一個正常人到底要怎麼保持他工作的熱誠?除了興趣之外,我實在找不到其他理由,可以說服自己在這種環境打起精神開心工作。但可怕的是,我自忖並不屬於那些狂熱於醫學的幸運兒,能夠支持我繼續下去的,其實只剩下對工作敬業的良心,不管做什麼,總覺得要把該完成的好好完成;只是工作能力距離理想程度太遙遠,日子往往就在手忙腳亂與學長姐默默幫你收爛攤子的循環中混沌不堪地過了。
這個半月在病人流量又多又快的胸腔內科實習,奔跑於上下兩樓四個護理站之間,腦海偶然會闖進自己從前的背影:那個在腎臟科花一整個下午研究舊病歷,天天讀書,認真接病人和寫病歷的自己。如果可以的話,我真的很希望可以慢慢仔細地把事情做好,即使仔細完成的只是一件小事,我也會覺得很開心;但是當事情排山倒海而來等待完成,除了昧著良心降低自己的標準,你沒有其他的選擇。
敷衍了事的行為,是會讓一個有藝術家性格的人感到挫敗、羞恥而無所適從的。從前我以為,理想醫療應該是人性化的精緻專業服務,但值完班後的恍惚與真實生活的忙亂,早就把那些以為推到九霄雲外,取而代之的,竟是一種「大型屠宰場物流中心」揮之不去的幻覺。效率和精緻往往只能擇一,結果現在為了要達到基本效率,從前引以為傲的精緻早已蕩然無存,最後效率也只有勉強及格而已,這實在教人難以忍受。我想,自己實在不大適合以工商業時代的速度工作;只是我更擔心的是,醫療界恐怕沒有以農業時代速度進行的工作。
- Jul 27 Thu 2006 21:32
農業時代的醫生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